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。 故事里弥漫着一层薄薄的情绪,好像是清晨雨后,又好似幽深古巷,或者是某一段迷途。在清晨或深夜,因为时间,因为经历,因为情绪,起了一层水雾,朦朦胧胧。然后从雾里,有人提着一盏灯,踏踏实实地过来,我好像能远远地听见脚步声,也许是马蹄声。然后,我抛下一切,跟着他,走了出去。 从乌镇的乌村回来有几天了,电脑也没有关机三天了,情绪一直被困在那个朦朦胧胧的小镇,那个恍若世外桃源的村子,不知道如何落笔。旅途的结束,跟旅途的过程相关,旅途中的茫然不知,会让一个人在旅途结束的时候更加茫然。而反过来,一场旅行也会救了一个人。 |
||
到乌镇是中午,乌村的cco早在接待大厅迎我们了。一路畅通无阻,穿过乌镇,直达乌村入口。到了入口,离乌村还有一段路程,那里有24小时执勤的游览车。 |
||
上了游览车,道路一边是京杭大运河,一边是结籽的油菜,稍远一点是成片的麦田,路边是果树。可以想象,一个月前这里是一片油菜花海。我在乌镇官方预定的微信号上见过,很多人在这里和油菜花合影留念。而不多久,这里的小麦也会成片金黄,也许又会有一个“观刈麦”的旅游项目。 |
||
我隐隐地感觉,乌村正在试图将一些传统乡村的韵味,用它的方式传递给现在的人们。我感到高兴。 |
||
乌村村口,一排水杉迎我们进了村子。一路上cco为母亲和小外甥介绍乌村的各个地方,亲切细心,大家开心。 |
||
在乌村,随处都有cco,随处都是美好的微笑。 |
||
Cco是乌村的私人管家。接待我们的姑娘说,他们大多数都是90后。而她自己和我一样,大四即将毕业。 |
||
(这图是之后偷拍的) |
||
乌村一路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,鸟语花香,恍如置身“桃花源”。 | ||
母亲看着四周很是开心,这些年她一直奔波在城市,很少回家。她常说:“老了,还是喜欢住在村子里。” 乌村有村委会,村委会很漂亮,村委会的姑娘也漂亮。这里就不上图了。 在村委会拿了房牌,我们住的地方叫“米仓”。大约是农家储藏粮食之地。 |
||
过了竹屋,就是米仓。进了米仓,果然看到里面很多的装饰都是稻穗和麦穗。 | ||
掩在一片竹荫里的竹屋,晚上适合看星星 |
||
屋里的灯具,都是竹编的灯罩,昏昏黄黄,温馨可人。 屋里自有天地,曲折借景,很有玩味。走廊也是风雨桥,只是一边是透明玻璃,那里一树芭蕉正在成长。 |
||
坐在这里,品茗、读诗、听雨打芭蕉,好不快哉 |
||
房间在二楼,开门就能看见小阳台。房间原先的农家格局已经被设计师重新规划,让住宿更加适合现代人。但有些传统被保留了下来,比如开房门用的是钥匙,锁房门还有门闩,既有青花瓷的茶壶茶杯,又有小型的冰箱。 | ||
传统和现代,组在一起,想象不到的别致和舒适。 | ||
放下行李,母亲和姐姐小小收拾了会,小外甥在玩耍,我一个人站在阳台,看着楼下的园圃,看着远一点的田野,伸了个懒腰,好像回到了家。 之后去磨坊吃午饭。 |
||
都是农家便菜,锅里冒着热气。进屋的时候,刚好遇到一位cco挎着菜篮从后堂走,我看了她一眼,她微笑着看看远方。我看见那里有好几个人在菜地里拿菜。 |
||
|
||
现榨果汁,推荐南瓜露 |
||
窗明几净,移步换景,好像小园林 |
||
坐在这里吃了美美的点心 |
||
右边是妈妈 左边是姐姐 小外甥中间顽皮 |
||
吃完饭,母亲有些倦意,就回米仓休息。不久,我就听到了母亲均匀的呼吸,这些年第一次出远门,她是累了,而就算不出远门,她每天也很累。我小心地合上门,把熊孩子小外甥揪走,坐在阳台,晒着太阳。 | ||
下午去西栅,我领着他们四处走。母亲看看这,看看那,讲着家乡和这里的区别,讲着我儿时的趣事。她自己是真心开心,而我,因为都是窘事,就陪笑着。我懂她的心思,所以一点不恼,反而听着一些细节自己也笑开了。 | ||
母亲说:“中国美丽的地方很多,可美丽又富裕的地方,很少。” | ||
雨后乌镇,天朗气清 (我是比较建议四五月份,下雨之后,来乌镇的) |
||
悠悠船桨,枕水人家 |
||
繁花一捧,慢桨船夫 |
||
换个角度,节制朦胧,你也能看到不一样的乌镇 |
||
傍晚了,回乌村吃了晚饭,母亲有些累,不过听我说乌镇的夜景好看,好像是为了不扫我的兴,一行人又去西栅。 | ||
这组夜色是以前拍的,当天太累了,一天的时间,比较赶。 | ||
微醺昏黄的乌镇 |
||
粉色的乌镇 (压缩了噪点太严重,可在后台回复粉色,获取原图) |
||
沉香酒酿的乌镇 |
||
七彩喜气的乌镇 |
||
晚上,夜深了。回到米仓,母亲她们在洗漱。 我看见了星星,四处蛙鸣,曾经很熟悉的田园景致,好像可以触碰的月光,这些,都在阳台的躺椅里的我的眼里,而我却索然起来。 |
||
没有繁华,宁静自得的乌村米仓 |
||
想起这次来乌村的缘由是去年偶然参加了乌镇的“慢生活摄影大赛”,奖品是豪华酒店体验一晚。事多,一直拖着没去。时间五月,大学毕业。当一直和我联系的萌萌哒的乌镇姑娘跟我说起乌村的时候,开始其实我有犹豫。 用一个乡村的夜晚换一个豪华酒店的夜晚,我纠结的不是这两个夜晚的本身,而是一种虚荣。而这种虚荣又分为两种,一种是我自己的,另一种是辛劳一生的父亲母亲也从未住过,我不确认从乡村成长肩负起一家担子的父亲母亲,是如何认同子女的,是如何感到欣慰的,除了最直白的物质表现。 最终我想,乌村吧。 下完决定的时候,想起高中时课本上的一个诗人——弗罗斯特。他在踌躇中踢完了脚边所有的石子,远处是起伏的麦田、蓝天,好像感叹,好像自嘲,却又是满满的决定: |
||
写诗吧!穷就穷吧。 | ||
我也不知道多年后回忆往事,遇见乌镇,邂逅乌村,会不会让我过得更像我自己。我只知道,这像个开始,这像某种要走某条路的映射。
我们这一代我知道并不是简单加个“90”后就定了。这个签子也许仅仅为了作为大环境里所谓的潮流和趋势方便命名。而事实,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自欺欺人和麻痹。
无论哪种,乡村还是城市; 无论哪种,时代永远是时代,你永远是你; 和那个“**后”没有关系,我们知道自己,寻求自己。
而关于以后,就如天上的明星一样,也清晰起来:
做摄影吧 做文字吧 做自己喜欢的事吧
人只有一辈子,就如那些从未到过的远方,我不想老了只能说:
要是当初去过就好了
晚上睡得很好,很有家的感觉。第二天一早,吃过早饭,我和母亲一起在乌村走,真的难得,忘了多久没有挽着她了。 |
||
吃早饭的地方,很精致,就在乌村村委会边上二楼 |
||
哈哈哈,果然连早饭都暴露了我的乡土属性 |
||
母亲说,我们沿着昨天刚来的地方,重新走一遍吧!我自然乐意,拿着相机,母亲在前我在后,看着她安安稳稳地走在前面,我说不出的安心和满足。可能这是作为子女最安心的事吧! | ||
希望父母一直好,希望自己一直在。 | ||
在这个指路牌这里上下游览车,乌村也从这里进入 |
||
炊烟袅袅,门前是园圃,早已是久远的回忆了 |
||
在路上遇见一些和母亲差不多年纪的工作人员,母亲就和他们攀谈起来。原来这些房子之前都是他们的,乌镇这边旅游开发,把他们的房子都买走了,保护起来,重新开发,还给他们提供了工作。 想来也挺好的。 我看着炊烟,想着每一束炊烟后面,都是一份温暖的情愫,一顿让人期待的热乎乎的饭菜。 |
||
关于这棵树,有一段很长的思绪。 |
||
我曾在想象中考虑去掉扎眼的支架和丑丑的空调,但脑海中出现的是一副失魂落魄的图像。 | ||
众多牵绊 很多限制 一些规矩 依旧在里面舞蹈,却又不在里面舞蹈 |
||
与其说这是对生活,对人生精确到微妙的绝对控制,倒不如说,你的某一方面已经处在与这个世界平等的另一个位置。在这个位置上,你平静地看着这个世界运行,好像自己也是规律的一部分。 | ||
人和图像,有时就是这样牵连和注定。 | ||
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|
||
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|
||
浙北的民居在乌村都被完整地保存和记录,并且进行了别具一格地重新开发,都市和田园,很近,协调自在。 | ||
而在乌镇的整个旅游布局上,乌村以一个完整的村子,开发为一个度假休闲区,使得乌镇在古镇、古街、古村形成了契合、配套以及优势互补,最终集生态饮食、田园乡村情趣、互动体验于一体。让游客既能在商业的乌镇西栅嗨起来,也能在近在咫尺的乌村恬然安静,享受田园。 | ||
或许,现代的乡村可以试试这样。 | ||
在知青年代和渔家这两个地方要去哪里,母亲和我起了分歧。母亲想去渔家,那里离住的地方近,看完后可以回米仓休息,而我要去知青年代。我很快改口说有东西落在米仓,母亲半信半疑。我拉着母亲就往渔家走了。 | ||
路上都是这样的青草在探头 |
||
阳光撒在庭院里,需要搬个躺椅 |
||
成片的南瓜藤 | ||
渔家 |
||
当有一天 意味着一段历史已经过去 |
||
把母亲送回住处,我一个人继续逛,去知青年代的路上,看见了“酒坊”,刚好门也开着,想到前一天晚上,这个房子灯打得好像酒酿一样迷醉。就好奇着进去,里面比我想象地有味道。 | ||
看到酒坛子了么 |
||
一排排酒坛子 装饰的元素 |
||
一捧满天星 一个空间 |
||
现代化的家居风格 |
||
吊顶的布帘却是乌镇的标志之一 |
||
知青年代就在酒坊边上 |
||
想要光着脚丫在树上唱歌 好多事物全被缩小了 心里不想放的 就去了 算了 让太阳把脸庞给晒得红彤彤 (乌村的树屋,想知道里面的样子,自己去吧) |
||
轻船六十里晴波 岸岸柔桑绿满柯 低坐漠然云地隔 香风知是菜畦多 |
||
嗯,这就是乌村,放在你的面前,安安静静地展开。它的鸟语、它的花香、它的园圃、它的老屋、它的生活。在不知不觉中,就让你回到童年,回到记忆深处安眠的地方,不再紧张。它总是显得这样空旷,安静,俨然。一个人好像拥有整个村子,一个人好像拥有一个人。
从前的日色变得慢
|
||
写这首诗的木心,就是乌镇人。年少乡村的生活,缓慢却不失执着,闲适却不失优雅,好似是一场绵长的爱情,一个不会醒来的梦,这种知觉深深地印在诗人心里。
在乌村的时候,我告诉一个人,有一天,你肯定会在这里,坐在我对面,充满喜悦地看着我。现在,虽然知道乌村的人不多,我倒是很愿意把这样一个地方分享给你,告诉给你,愿你喜欢,愿你欣喜,愿我们相逢。
最后,把这张带我去乌镇的照片放在文末,如果摄影是个恋人,我愿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共勉。 |
||
《摇曳的时光》 |
||
谢谢你看完这些文字,现在窗外清晨,阳光被百叶窗分割。想起高中时代那个简单的小镇,我一直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,好像这样,会显得离远方、离天空近一些,更自由。记得在一次自己的愿望上写什么的时候,我懵懵懂懂,自我澎湃,写了一句:切不可为了时代放弃永恒。关于文字、关于摄影,这是我给自己的礼物,现在要继续。 | ||
本文转自倪杭通。 | ||